产品中心

产品中心

偶遇高中老师李沧东四十岁拍电影强如怪物

来源:kaiyun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1-18 17:08:55

  (台湾电影大师班李沧东专题讲座切片,感兴趣的bro请文末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跳转至现场完整版。)

  李沧东,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。于庆北大学韩语教育系毕业后,从事高中教职并持续写作,发表过数本获奖小说,年届四十毅然踏进影坛,以编剧与副导演从头学起。1997年首度执导《青鱼》即夺得韩国青龙奖最佳影片及导演,再以《绿洲》荣获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。

  从作家到导演,始终如一的是深掘被世人视若无睹的真实,以一帧帧无力对抗命运的人间悲剧,叩问生命最沉重的苦痛。仅仅六部长片,部部掷地有声,三度入选坎城主竞赛,《密阳》让全道嬿摘下韩国首座坎城影后桂冠,《诗》获颁最佳编剧殊荣,《燃烧》更是荣膺Korean Screen韩国影史百大电影之首。

  老实说,我来到这里的步伐,并不是轻盈愉快的。在出发来台湾时,我在机场候机室读到一篇关于韩国电影危机的报导,这两天我也跟来参与金马大师课的另两位韩国电影人不断地在聊「韩国电影是不是正在走下坡呢?」几天前也有年轻的韩国电影人来找我,我们聊着现在人们渐渐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了,然后他们很忧心地问我「再这样下去,电影会不会灭亡呢?我们该做什么才好?」但是我跟他们说「也是一直说有气候危机,人类要灭绝了吗?我想在电影灭亡之前,世界会先灭亡,所以不需要太担心啦。」

  第一部电影是在1895年诞生,至今已经过了128年,在这128年之中,也经历很多次的危机或是巨大的改变。以前遇到的危机是从无声电影变成有声电影,接着又从黑白电影变成彩,再来是在电视上能够播放电影,若能够在家里观看,谁还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呢?

  近代又因为串流平台的诞生,大家开始用手机、笔电,用更便利的方式去接触电影,人们都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。人们看电影的习惯正在改变,我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危机。

  今天不是要跟大家讨论电影的危机,而是想要藉由今天这个机会,跟大家一起去思考,在这样的危机里,我们该创作出什么样的电影?什么才是电影?什么是电影的本质?

  话虽如此,我想我也没办法在今天就让各位对于电影的本质产生很伟大的顿悟。所谓电影的本质,也只是我用了一个比较夸张的词汇来描述而已,主要是我不认为我有那个能力,能让各位对于电影产生跳跃性的认知。我只是觉得,藉由这样的机会能跟大家一起好好探讨这样一些问题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

  当我要描述比较戏剧性的情节时,我经常会苦恼要如何呈现戏剧性,并且不要让这件事情离现实更远,所以我接下来就跟大家介绍,其中一个我在苦恼后诞生的作品,就是我的出道作《青鱼》中的场面,虽然让大家看我的作品有点不好意思。

  在《青鱼》撰写剧本的过程及拍摄的现场,我都一直在苦恼这场戏。这场戏是男主角沫东为了替自己的老大出头,杀了敌对的老大。因为这不是平常大家会遇到的事件,所以我很苦恼怎么样才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这场戏的真实性,我们先一起看看这场戏后再进行讨论。(播放《青鱼》片段)

  这是一场我难以忘怀的戏,因为在拍这场戏时,我的手指受伤了。你们可以看到,他的凶器是用报纸包着一把生鱼片刀,我为了要示范让男主角看,结果切到自己的手,甚至是见骨的程度,当时赶去急诊室缝好伤口后又回到现场继续拍摄。如何把这个场景好好地呈现给观众,让观众感受到真实,甚至在缝完伤口回来后都持续在苦恼着。

  我认为可以塑造出真实的元素,第一个就是沫东在杀完黑道老大之后,一边洗地擦着地板、一边流泪的这个动作。这让观众感受到一个纯真的青年,在第一次杀人之后真实流露的情绪,虽然这种情绪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经历的,但是我们可以比较轻易地去联想,也就有了真实感。

  第二个元素,就是他为了把黑道老大的尸体拖进那个小小的厕所,在使力的过程中,不小心踩到了马桶冲水的把手。这个踩冲水把手的动作,并不是我们事先安排好的,纯粹是彩排时不小心踩到,然后这样意外的元素就形塑了这场戏的真实感。拍摄时,如果遇到这种突发状况,我们通常会去跟演员说等一下要小心,但是我在看到这样意外的收获时,反而觉得既然已经冲水了,水正在流下来,那是不是可以很自然地配合角色慌乱的心情,利用它洗去手上的血迹?

  我认为这样细腻的小动作,会让观众更加感受到真实;这些无法预测的小小偶然,会让观众更轻易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电影感。除了这种无法预测的小小偶然之外,观众要能感受到电影中的真实,或是要了解整部电影,主要是透过电影中的演员和他们演出的角色,所以演员的表演就非常重要,这些角色也必须看起来真实。像刚刚那一场戏,演员抹地板、痛哭、洗脸的这些动作,都能让观众更好地去感受到戏剧的真实性。

  在拍摄这场戏的时候,男主角韩石圭曾经问我,一边抹地、一边痛哭,要如何呈现这种懊悔又复杂的情感?他其实并不是很有把握。我跟他说不需要想得太复杂,因为杀人后随之而来的未知情绪,也不是我们能够真实体会的,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感情,所以不用想得太复杂。

  你可以想象小时候要去学校,但是因为生气,鞋带怎么绑都绑不成功的时候,那种情绪上来后哭出来的激动情绪,就揣摩一下这样的感觉。当遇到这种常人无法经历的情绪时,在表演上应该如何呈现呢?我认为就是要从微小的细节中去找到类似的情感,从而发展成实际的演出。

  导演其实是很像在模仿神的一个职业,精心准备计划、营造情境,让角色在场景中活动,让演员揣摩剧本中的角色去做表演,这些都是安排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。

  但导演不应该抱持着要像神一样完美操控一切的想法,导演要去指导、要去拍摄的,不仅仅是原本就安排好的计划,而是要能容许所有的变动,接受所有可能性的发生。我们不能忘记电影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,不应该进行毫无生气的拍摄方式。像是前面几段所提到的,一次性、偶发性的事件,才是让观众能够融入电影更好的方式。

  就像《青鱼》中,不小心踩到冲水把手,利用马桶水去洗手的情节,根本没有办法在事前去设计,就算到了现场,也很难去想到这样细微的环节。我总是期待在拍摄现场能够遇到一些意外,无论是风、意外的阳光,还是演员意想不到的微妙表情,或是如同《青鱼》那场戏一样没有计划也没有安排的偶然细节。

  如果一切都按照原定计划顺利拍摄,我反而会觉得很不安,觉得拍摄不太顺利,所以总是期待着意外的惊喜降临,而等待这种一次性的偶然情节,或是无法被安排的微小时刻出现,我觉得也是拍电影的过程。

  在实际拍摄过程中,经常遇到我所期待的偶然,接下来想要给大家看的一个案例,是《燃烧》的片段。这场戏是女主角在抽了之后,沉醉在药效当中,忘情起舞的样子。(播放《燃烧》片段)

  这个跳舞的场景对我来说,就是真正的电影时刻。大家应该看得出来要拍摄这场戏非常困难,因为这是日落的一瞬间,如果NG可能就无法继续拍摄,要隔天重拍。

  所以我在拍摄这场戏之前,其实是抱持着不可能会成功的心情,也已经把这个画面分成很多个不同的镜头,变成比较碎的方式去拍摄,万一今天没拍完,隔天再接续着拍就好了。如果坚持要用一镜到底的方式,可能一个月都没办法拍到想要的画面。

  大家能够正常的看到,刚刚的画面是从女主角尚未跳舞的时候开始,然后我们的摄影机就一直跟着她。很幸运的是,当时我们感觉一切都蛮对的,就持续跟着演员的舞蹈一直拍摄下去。

  其实这样的拍摄方式并不是我们特别安排或设计好的,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,演员有一度离开镜头了。摄影师发现演员出镜之后,想着该怎么办呢,不然找个东西来拍好了,就拍一下远方的风景,拍完风景之后再拍一下演员,拍着拍着想说要找个东西结尾,就想到拍这棵树,就成为了这颗镜头的结尾。

  当时拍摄是由摄影指导亲自掌镜的,我坐在monitor前面,很神奇的是他的运镜就跟我心里所想的一样,我们没有进行任何的对话,也没有事先协调好。

  我看着镜头想说「哎呀,演员出镜了,那接下来拍风景吧,再拍个树吧」。然后镜头就很神奇地转移到我想拍的东西上面,彷彿跟摄影指导有心电感应一般,好像隔空在操控他,最后成功地拍下两人都很满意的成果。

  我经常被问这场戏是怎么拍摄完成的,今天可能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地跟大家分享这场戏完成的方式。

  这场戏的成功,不只是因为我们偶然地在从开机就持续不停地拍到了最后,还有在这个场景当中,黑暗和光亮边缘的时间感,在女主角海美的舞蹈当中感受到的现实和非现实,平凡和美丽,幸福感跟不安,还可以看到远方美丽的夕阳,在风中飘荡的国旗,迈尔士戴维斯(Miles Davis)的爵士旋律,甚至听得到小牛的哭声,这些偶然的元素都很好地被保存在这颗镜头里面。

  但也不是说这场戏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,其中也有精心缜密的安排和计划。例如说海美的舞蹈看似随性,其实我们送她去上了很多课程,这个舞蹈比较偏芭蕾,想要展现的是一种白天鹅的感觉,所以她经过了大量的练习。

  我认为要能够在拍摄现场捕捉到这些美妙的偶然,是需要以高度缜密的计划做为基础。说实话,在拍摄过程中,运气好的话,这些偶然的瞬间都能遇到;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,最后一场戏出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电影般的瞬间。

  《燃烧》的结尾,男主角在一个很荒凉的地方,脱光了衣服,最后点火燃烧。在场勘的时候,现场是一个非常荒凉,没有任何感觉可言的地方,我们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如果在这个场景能下雪就太好了。可是问题在于,拍摄的时候还没有非常冷,而且就算很冷,也不可能要老天爷下雪就下雪,所以我们只能先按照计划,把能够准备的尽量安排好去做拍摄。

  大家可以看到在最后,男主角脱光了衣服,开始要点火的时候,真的就飘起小雪来了。在那个瞬间,所有的工作人员跟演员都大声欢呼,彷彿收到老天爷的赠礼一般。这样子的偶然性,就是拍电影很美好的地方,这样子的瞬间,就是让我期待每一次拍摄现场的原因。

  接下来要分享给大家的,是我的作品《密阳》。这场戏是女主角在河边确认自己小孩的尸体,很悲痛的场景。(播放《密阳》)

  女主角从警车下来,走到了河床确认尸体,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她的面前有东西在晃?那是一个虫子。这个虫子在我们剧本上没有设定,我们也不知道现场会出现这个虫子,也不可能跟虫子讲好这时候要出现。像这种意外的偶然出现,就是非常电影感的瞬间。

  当然我不是为了给大家看这个虫子,想要给大家看到的是,虽然女主角去河床边认尸,但是我并没有让大家直接看到尸体,而是用远景去呈现。其实到了这场戏拍摄的最后,我都还是一直在苦恼,要不要让观众看到这具尸体呢?主要是因为我们有花预算制作一个非常精美的、真实的假尸体,但是我还是在最后决定不要去拍摄这个部分。

  虽然让观众明确地看到尸体,是一个可以感受母亲失去小孩的悲痛和愤怒的快速方式,但是不让大家直接看到这具尸体,其实也是一个好的表现方式,我认为这是对片中母亲的一种义气的展现。电影最大的魅力,就是它能够呈现我们看不到的微小事物,因此我们要思考,透过制作电影要展现给观众的是什么,这是随时都苦恼着我们的一个问题。

  要展现给观众看的方法有很多,可以用长镜头去描述,也可以用特写,尤其特写是非常直接去引导观众看到某些事物的描绘方式。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,要让观众看什么、不让观众看什么,如何取舍,这是从拍摄到剪辑都要思考的部分,其中也包含着伦理问题。

  我们在制作电影时,难免会去迎合观众的喜好,因为观众都想要看比较有趣的内容。现在Youtube和串流平台的算法,导致我们都只看自己想看的内容以及那些内容的延伸。在算法的推波助澜下,我们反而渐渐地产生了分裂,或是对彼此有更大的偏见,中间的代沟也更加极端,阶级分化更明显,甚至连男女之间也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分歧。尽管科技技术的发展原本应该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但是却很讽刺地加深了社会的分裂。

  我们所创作的电影,它是一个媒介,让人们可以相约在电影院一起观看,一起体验电影中的时光,并且对角色的生命产生各种共鸣。电影是让我们也可以感受他人生活的最佳媒介,这也是它最初的用意。所以当观众的观影习惯改变成只想看自己想看的内容,以及在族群分裂比较严重的时刻,我们更应该要努力制作出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交流和沟通的电影,不能放弃初心。

  导演好,您的创作生涯开始得比较晚,从四十岁才开始拍电影,而且电影作品数量其实不算多,可是每一部都掷地有声。在这些电影里面,有很多不同的题材,比如说社会事件,也有村上春树的小说,甚至你还曾经分心去当老师、政务官等。是什么样的动机,才触发了导演想要去拍一部电影?

  李沧东:我小说写着写着就开始拍起电影,然后电影拍着拍着,又走上担任政务官的路,这一切就是不知不觉地发生了。我现在还是同时从事着小说作家跟电影导演这两份工作,但不论是哪一份工作,我觉得我的心情跟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。

  我还是保持着初心,我希望透过我的文字、我的剧本,让观众去感受到我想说的故事,这是我永远不变的一个目标。

  大家能够正常的看到《燃烧》当中的男主角,他期望成为一位作家,他曾在电影里说过一句话:「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谜团,我不知道该从何写起」,我也曾经这样想过。

  我现在写作的时候,也是会不断地回想当初的自己,想要透过写作带给大家的是什么?

  我想我跟在座想要成为导演的朋友,或者是现在已经是导演的朋友,我们每天在想的事情其实应该都是一样的,就是我要说什么样的故事,我要做什么样的电影,我要怎么去阐述我想阐述的,这应该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课题,我们的苦恼应该都是一样的。

  我在这边祝福大家,在未来制作电影的过程中,有机会能遇到电影之神。谢谢大家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豪门悲喜夜!C罗险破门,多特蒙德0-2,罗马3-1,法甲豪门爆冷1-2

  突发利好!A股盘中爆拉,中芯国际接棒寒武纪,四季度GDP5.4%超预期

  英伟达 RTX 5090 现身Geekbench,CUDA 跑分比 RTX 4090 高出 27%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上一篇: 香港高手论坛心水资料V

下一篇: 【12315投诉公示】顾客投诉大亚圣象不实行国家规定的三包责任问题

关于我们

kaiyun官网

苏ICP备2022003606号-1
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科教城创研港1号楼B-401室

kaiyun官网京东官方旗舰店

———— 关 注 我 们 ————

微信扫一扫
官方公众号
官方客服号